close

社群網站到底可不可以賺錢? 不要大家都一樣 社群市場區隔更重要

 更新日期:2009/04/03 22:44 特約記者 薛怡青 台北報導

<<校園社群網站>>專題報導

 

這個問題可能連全球最大的社群網站Facebook執行長Mark Zuckerberg也都在思考。即便擁有全球1.7億以上的會員,Facebook至今都還未獲利,雖然全世界網友對於Facebook的黏著性越來越高,可是社群網站除了賣網路廣告,以及等著被更大的公司併購之外,是否還有其他的商業潛力或者獲利模式?

台灣的「無名小站」是個很特別的例子,2006年底時Yahoo!奇摩以2200萬美元,相當於新台幣七億多的價格買下了「無名小站」。讓當時原本只是六個交大的研究生,個個在一夕間都成為身價上億的新貴,這也更激勵許多人以社群網站來創業,甚至希望再造台灣第二個無名小站的風光。

但是,社群網站真的可以賺錢嗎?套句Mobile 01網站創辦人蔣叡勝,以及親子社群網站BabyHome網站創始人之一的江立群他們的經驗,他們都一致認為,社群網站只有第一名,沒有第二名。那麼,後來再推出的社群網站就真的沒有辦法獲利?養不出高人氣?與商業價值了嗎?

以台灣的社群網站經營來看,從「無名小站」之後,許多針對年輕族群或校園社群所推出的社群網站也有好幾個,像是Unis.tw網站、Meeaya網站等等,甚至更早期的CityFamily(同學會網站)、優仕網等等,都是以最大宗的學生網絡族群為對象,希望吸引人氣、流量、進而有商機。

可是最後卻發現這些新創立的校園社群網站,有些也利用「正妹」以及「交友」等功能來吸引人氣與流量,再不然也有「部落格」、「心情日記」、「網路相簿」等功能。

可是,雖然他們的「正妹」也很多,也可以上傳照片、寫部落格,但最後大家還是都回到「無名小站」繼續看正妹,回到自己喜愛的部落格網站寫文章,或者到Flickr上傳網路相簿,偶一為之再到別的社群網站晃一晃。為什麼?因為最多的人潮與網友已經都在那邊了。

也就是說,如果再新推出的社群網站跟既有的無名小站都做同樣的事,肯定不會成功,畢竟大者恆大。社群網站講究的就是「殺手級應用」的誘因,怎麼在一大群人裡再去觀察到不同特質的需求與族群,才有可能闖出另一片天。

因此,如果說台灣現在的社群網站是片紅海競爭,那麼如何在這片紅海裡殺出另一片藍海,這應該是現在或未來想經營社群網站的人所要努力發想的策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ang Anna 的頭像
    Chang Anna

    窗內的女孩[回憶錄]

    Chang A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